X 关闭
(资料图片)
中新社重庆8月16日电 (记者 钟旖)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遗址2023年度考古发掘项目16日在当地正式开工,标志着该遗址启动第五阶段的发掘工作,有望出土更多古人类、古生物化石及相关人工制品。
龙骨坡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是迄今欧亚大陆时代最早、内涵最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距今已有200余万年历史,1985年发掘出土了东亚地区迄今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被誉为“东亚人类摇篮”。此外,该遗址保存了180万年—248万年前丰富的古人类、古生物遗存、古环境信息,可以追溯三峡地区山河形成史、古生态与古环境变迁史,为东西方远古文化比较研究,揭示人类起源进化演变,提供了确实可靠依据。
8月16日,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的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区场景。卢先庆 摄记者获悉,此次开展的第五阶段发掘是时隔十余年再次启动主动性发掘的重要探索,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巫山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申报,项目发掘面积30平方米,发掘时间将持续至11月。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牟丰京介绍说,1984年到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带队下,龙骨坡遗址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系统发掘,1996年获批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至2012年,龙骨坡遗址开展第四阶段发掘工作,该阶段将中国旧石器传统发掘方法与法国旧石器发掘方法相结合,发现了200余件具有明显人类加工痕迹的石制品及百余件哺乳动物化石,为探索三峡地区早期人类的技术模式和行为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
“龙骨坡遗址的发现,是近40年来东亚史前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据不完全统计,前四次发掘工作采集的哺乳动物化石有116种,石器超过1000件。”当天,91岁的黄万波在现场表示,希望在第五阶段发掘中有新发现,充实“东亚型”人类起源于长江大三峡的论点,擦亮龙骨坡文化名片。(完)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