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近期,多地举办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会、科技成果竞拍会,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转化落地成为产品,对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一直是困扰广大科研人员和企业的难题。一方面,一些科技成果因为缺少第一时间与市场经营主体对接的机会,被藏在“书柜”里束之高阁。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因供求信息失衡,常常“拿着钱找不到卖家”,科技成果供需“两头着急”的状况较为突出。让科技成果与企业成功“牵手”,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实现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高效对接、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才能让科技成果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上“开花结果”。
提高科技成果供给质量。科技成果供给的质量决定了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效果。我们要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化绩效为目标的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引导科研人员学会“抬头看市场”,面向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研发,真正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从源头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同时,要发挥科技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完善市场化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构建以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绩效和产业化应用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坚决破“四唯”,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突出的给予支持,让科研人员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解决实际问题。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科研的成效最终要靠市场来检验。只有让市场成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才能打通科技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企业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最懂客户的需求,对产品技术创新的难点和堵点感触也最深。科技成果顺利实现转化,离不开企业这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就要让企业当好“出题人”,树立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构建企业牵头、科研单位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找准选题、联合破题、全力解题,建立健全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开展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难题攻关,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强化成果转化服务保障。科技成果“落地生金”,除了要有高质量的源头供给,还需强化服务保障,构建高标准高效率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落实好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优惠政策,促进成果供需精准匹配。要在积极完善技术交易服务网络、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技术要素加速流动的同时,切实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及人才培育,落实成果转化人员交流与激励举措,培育一支既了解科技优势,又懂科技创新,对金融和市场也有深刻把握的“红娘”队伍,引导科技成果跑上转化“赛道”。如此,才能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市场的“双向奔赴”,助推科技成果变“金果”。
如果说原始创新是从“0”到“1”,科技成果转化是从“1”到“10”,那么科技成果产业化就是从“10”到“100”。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是关键。相关部门只有多站在创新主体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影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创新主体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让科技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才能推动科技成果源源不断地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沈小平)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